首页外贸资讯越南外贸掘金手册:从市场风口到实操策略,抢占东南亚 1 亿人市场

越南外贸掘金手册:从市场风口到实操策略,抢占东南亚 1 亿人市场

越南

name

思思

2025-08-04 17:02:467
在东南亚外贸圈,越南早已不是 “备选市场”—— 这个拥有 1 亿人口的国家,2021 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就突破 2302 亿美元,手机配件、机械设备等品类的进口需求连年暴涨。更诱人的是,这里的电商市场正以 “每 3 年翻 3 倍” 的速度狂奔,2025 年规模预计达 570 亿美元。想在这里分一杯羹,得先看懂 “人口红利 + 政策东风” 背后的门道,避开 “看似好做实则踩坑” 的陷阱。以下从市场潜力、刚需品类到落地打法,拆解越南市场的掘金指南。

一、先看清:越南市场的 “钱景” 藏在这几个风口里

别只盯着 “人口多”,越南的消费力爆发点藏在细节里:

1. 1 亿人里有 “6000 万消费者”,年轻人撑起半边天

越南 35 岁以下人口占比超 60%,他们是 “线上购物的主力军”—— 刚毕业的上班族会攒钱买智能手机(中国品牌在越南市占率超 50%),宝妈们爱在电商平台囤纸尿裤、婴儿辅食,连小镇青年都追着买中国的平价彩妆(单价 5-10 美元最受欢迎)。某跨境卖家靠 “10 美元以内的平价口红”,在 Shopee 越南站做到月销 1 万 + 单。

2. 电商狂飙:从 “路边摊” 到 “直播间” 的转型

2022 年越南电商规模 164 亿美元,而 2019 年才 40 亿 —— 这意味着 3 年涨了 3 倍。其中,Lazada、Shopee 两大平台占了 70% 的份额,卖得最好的品类是:


 

  • 3C 配件(手机壳、快充头,中国供应链优势明显);
  • 家居用品(折叠晾衣架、迷你电扇,适配越南小户型);
  • 时尚服饰(棉质 T 恤、帆布鞋,单价 15-30 美元最畅销)。
    更关键的是,越南人爱 “直播下单”,某商家在 TikTok 越南站直播 “户外帐篷搭建”,一场直播就能带 500 单,客单价比纯图文高 30%。

3. 政策东风:RCEP 让你的货 “少交税”

加入 RCEP 后,中越很多产品实现 “零关税”:比如机械零件以前关税 8%,现在凭原产地证就能免税入境;纺织面料关税从 10% 降至 0。某农机企业借此把报价压到本地供应商的 90%,半年就拿下越南 3 个省的政府采购订单。

二、卖什么最易爆单?看越南人 “缺什么、买什么”

越南的进口清单里,这些品类的需求最刚性,且中国供应链有明显优势:

1. 电子产品及配件:从 “整机” 到 “小零件” 都抢手

越南是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,但核心配件(摄像头模组、电池)80% 依赖进口。中国的中小供应商可以主攻:


 

  • 手机壳、钢化膜(越南年轻人换壳频率比中国高 1 倍);
  • 快充头(越南电压 220V,适配的高功率快充需求大)。

2. 机械设备:基建狂潮带火 “小而精” 产品

越南正在疯狂建工厂、修公路,对 “中小型机械” 需求暴增:


 

  • 小型挖掘机(适合乡村修路,中国品牌比日本便宜 30%);
  • 纺织机械(越南纺织业年产值超 300 亿美元,但设备依赖进口)。

3. 日用快消:“高性价比” 打败本土货

越南本土制造业薄弱,很多日用品靠进口:


 

  • 收纳用品(塑料抽屉、折叠箱,中国供应链能做到 “3 美元包邮”);
  • 小家电(迷你电饭煲、旅行电热水壶,适配越南家庭人口少、住房小的特点)。

三、3 步落地:从 “进得来” 到 “卖得好”

想在越南市场站稳脚跟,光靠 “低价” 不够,得懂 “本土化打法”:

1. 跑展 + 探店:摸透本地需求再铺货

别对着电脑猜需求,直接去越南 “接地气”:


 

  • 逛胡志明市的 “安东市场”:看当地人爱买的衣服尺码(越南人身材偏瘦,女装 S 码占比超 60%)、面料偏好(棉质最受欢迎,怕热);
  • 参加 “越南国际消费电子展”:现场能摸到本土品牌的价格带(比如同配置的充电宝,越南品牌卖 15 美元,中国货卖 10 美元最易成交)。

2. 借电商平台 “搭便车”,避开 “自建站的坑”

对中小卖家来说,Lazada、Shopee 是最快的入场方式:


 

  • 用 “本土仓” 提速:把货提前发到越南的官方仓,能做到 “3 天达”,比跨境直邮的转化率高 50%;
  • 蹭平台活动:越南人重视 “春节(Tết Nguyên Đán)”,提前 1 个月备货 “红色系礼盒”,配合平台满减活动,单量能翻 3 倍。

3. 用 “越南话 + 本土梗” 做社交营销

别只发英文广告,越南人更认 “母语内容”:


 

  • Facebook 群组:加入 “越南宝妈团购群”,发 “中国辅食的 3 种越南做法”(比如把米粉和越南春卷搭配),软植入产品;
  • TikTok 短视频:拍 “中国货在越南的一天”(比如 “从广州到胡志明,这款电扇用了 3 天到客户家”),用越南语配音 + 字幕,播放量比英文内容高 3 倍。

四、避坑提醒:这 3 个 “潜规则” 别踩

1. 别信 “零关税就等于低成本”

越南虽有 RCEP 红利,但清关时可能遇到 “隐性费用”:比如机械产品要交 “环保税”(约货值的 2%),纺织品要提供 “原产地溯源证明”(少一个环节就扣货)。建议找本地清关代理,提前把税费算进报价。

2. 警惕 “仿品冲击”

越南市场仿品多,你的爆款可能很快被山寨。对策是:


 

  • 注册越南商标(费用约 300 美元,比被侵权后维权划算);
  • 做 “微创新”:比如在手机壳上加越南元素(阮朝服饰图案),既防仿又贴合本土。

3. 别忽略 “小订单的价值”

越南客户爱 “试单”,首次合作可能只订 100-200 件。别嫌量小,这是他们 “测市场” 的方式 —— 某供应商接了 200 个迷你电扇的试单,3 个月后客户补了 2000 件,说 “在河内的便利店卖爆了”。

结语:越南市场,“快半步” 就能吃红利

越南外贸的竞争还没到 “红海”,但留给 “新手” 的时间不多了 —— 当 1 亿人从 “买得起” 向 “买得好” 升级,谁能先摸到他们的消费习惯(比如 “爱红色、怕麻烦、信熟人推荐”),谁能借电商和政策东风快速铺量,谁就能在这场东南亚红利中赚到第一桶金。


 

记住:在越南,“小而美” 的中国货比 “大而全” 更吃香。选对品类、借对平台、说对语言,1 亿人的市场,其实没那么难啃。
name

思思

带你看广阔的外贸世界

文章数量: 468

阅读量: 29429